三湘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电脑资源 > 电脑资源介绍 > 战疫一线郑州女医生辗转抗疫一线

战疫一线郑州女医生辗转抗疫一线

发布时间:2023-4-14 13:30:57   点击数:

卫生间的浴霸突然掉下来,让姜晓蕊的丈夫吓了一跳,同时也让电话那端的姜晓蕊心有余悸,"幸亏你回家了”。

自10月份以来,伴随着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医院担任医生的她和在华中阜外工作的丈夫已多日没有回家,在家留守的75岁婆婆,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孙子生活,读初中三年级的大宝正值贪玩的年纪,网课有没有好好上?2岁多的小宝对父母还很依赖,75岁的婆婆要扛起家中生活的担子,能应付得过来吗?

这些问题没有在脑海中有过多时间停留,医院辗转到应急隔离医院,繁杂的日子使得姜晓蕊真切地感受到工作的重量,而电话那端,只会用现金支付的婆婆在邻居的帮助下刚刚买到蔬菜,可还是"嘴硬”道,"我们挺好的,不用挂念”。

开始:他们是坚强的后盾

8月15日,在生完孩子两年后,医院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姜晓蕊医院。

(受访者供图)

境外归国人员回国之后要先进行隔离,隔离期间每天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人员在隔离期间出现身体不适需要就医的情况,就会到留观病区进行治疗,姜晓蕊就在这个病区工作,"还有一些病人经海关筛查,有发热等症状,但是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也要被送到我们这个病区”。

而在救治过程中,病区病人每天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一旦核酸检测阳性,就要转运至感染病区,在姜晓蕊工作的病区,确诊的病例并不少见。

国内外对于疫情防控政策的不同有时会使归国人员对国内疫情防控不理解,再加上部分人员的焦躁抑郁情绪让姜晓蕊和同事工作起来深感压力不小。

"病区接收的病人症状不尽相同,配备的医生尽量涵盖各种专业,其实我们相当于一个全科病区”,跟姜晓蕊一同前来接管病区的共有20余人,9名医生和20名护士,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专业。在这里,她见过各式各样的病人:孕产妇、儿童、做完变性手术后伤口脓肿的患者……

而除了新冠肺炎病毒外,他们还要面对其他传染病,比如伤寒,比如疟疾。

疟疾在国内并不多见,不是此类专科医生的姜晓蕊和同事对这方面并没有深入研究,此外虽然病区医生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但各个科室细分下来尚且繁杂,再加上医护资源紧张,姜晓蕊和同事时常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拾起书本重新学习。

病区病人来来走走,姜晓蕊和同事的工作并不局限于治病,"病人如何转运过来?治愈后他们去哪里?怎么走?怎么把他们送到车站?和谁联系?整个流程都需要联系询问”。

医院,姜晓蕊坦言刚开始压力很大,深更半夜收治病人、五花八门的症状、确诊病人的转运与消杀工作,诸如此类的事情让她有些不习惯,"只是说慢慢习惯就好了,我们身后还有其他科室的同事,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还有人进行指导,他们是坚强的后盾”。

姜晓蕊和同事(受访者供图)

辗转:那时候感觉很骄傲

经历了不停歇的紧张工作和隔离、休整后,10月15日姜晓蕊再次回到医院工作,10月17日她接到了负责成立应急隔离病区的通知。

自10月份以来,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如何保障风险区域病人和密接病人的正常治疗?成立应急隔离病区的任务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接到通知时姜晓蕊正在门诊,医院考虑到她刚医院回来,有抗疫和带队经验,便委派她负责筹备应急隔离病区。

"发热门诊会对他们进行初步筛查,核酸检测阴性后送到我们病区,在我们病区至少要待三天,进行三天三检,如果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则送至普通病区,如果医院”,应急隔离病区的工作并不轻松,病医院所在的管城区外,还包括中原区、二七区等区域,但起初病区的医护人员、物资等处于严重不足的困境。

病区的改造需要材料,只能就现有材料尽量完善,此外人手不足的问题也需要面对。

"当时多名医生护士被封在家,医护资源紧张,医院的南院医院,医院还需要派人。”据了解,在病区成立之初,仅有4名医生和9名护士。

无法知晓病人送达时间怎么办?在污染区、办公室等地方放置对讲机,及时掌握病人位置;如何进一步做到无接触,在门口设置门铃,餐饭或药品送达放下后按下门铃即可知晓……这些,都是姜晓蕊和同事在具体实践中想出来的办法。

"刚开始我头都大了,但现在感觉很骄傲,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解决一个问题,我们的团队真的做得很好”,那段时光让姜晓蕊印象深刻,由于此前没有筹备应急隔离病区的经验,她和同事只能摸着石头一步一步来,"医院运行这些年,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应急隔离病区算是一个新事物,收治什么样的病人?转出去的标准是什么?和各科室的协调,病人如何对接?这些都让我很有压力,当时和感控办、发热门诊、医务科等科室同事多次开会、商量,有些流程还是干着摸索着”。

从10月17日开始筹备到10月30日交接,姜晓蕊带着这支临时组成的团队在应急隔离病区工作了13天,彼时病区的运行流程已经通畅,与其他科室的配合已经流畅,而应急隔离病区改造之前是一个消化病区,此时病区的医护人员也已封控结束,经协调便由他们进一步接管,姜晓蕊和应急隔离病区的其他同事要么回各自科室继续正常工作,要么医院,姜晓蕊则再次收拾行装,前往医院医务科。

回归:再次来到医院

确定消化科医生接手应急隔离病区的后续工作后,姜晓蕊以为之后就可以回到原本的科室开展正常工作了,但没想到10月31日一大早就接到了医务科科长的电话,"医务科压力太大,需要本部增派一个有抗疫经验和专业方向的人支援”。

拥有医院抗疫经历和刚刚结束应急隔离病区工作的姜晓蕊无疑是当下合适的人选,早上6点收到通知,在和消化科医生交接完成后,下午5点,她又坐上了前往医院的车,到医院医务科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了解医院各个危重病人的病情及时给予远程指导,工作流程的进一步优化,病历质控,转运报表……相较于病区,医务科的工作职责更偏向管理方向。

在医院医务科时,负责医疗质量监管的仅有两人,姜晓蕊和另一名同事需要不断守着电脑,远程监管危重症患者指标变化等情况,有时还需要协调院区内专业医生对危重症病人病情和治疗方向进行讨论或与外院医生联合远程会诊,"现在院区危重症病人有30多个,有些病情较复杂。”

虽然排的是早8晚6的行政班,但姜晓蕊的手机需要保持24小时开机,"有时半夜会拉来病人,特别是如果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话,医务科的老师会在群里询问我们,我们也要积极参与进去”。2楼办公,4楼居住,周末照常上班,在这里姜晓蕊的日子几乎都围绕工作展开。

正在工作的姜晓蕊(受访者供图)

温暖:以后你们家买菜什么的,我来管

今年47岁的姜晓蕊从事医护工作多年,丈夫也在医院工作,疫情当下,对家庭的缺憾像是一个绕不开的选择,尤其是像她和丈夫这样的双医家庭。

姜晓蕊有两个孩子,老大今年正读初中三年级,近段时间学校通过线上教学,课业需要家长盯着,老二才2岁多,正是依赖父母的年纪,而这一切的重担都落在了75岁的婆婆一人身上。

75岁的老人不识字,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姜晓蕊曾听邻居讲过,婆婆在买菜时的窘迫和艰难,"我们的邻居真的挺好,他对我婆婆说,以后你们家买菜什么的,他来管”。

在姜晓蕊家那栋楼的10楼,还住着一户热心肠的邻居,姜晓蕊曾给那户邻居的妈妈看过病,得知她去应急隔离病区的事情后,那户邻居当即表示"家里有啥事的话,我都可以帮忙”,但婆婆是个不愿意麻烦人的性格,面对邻居的电话问候总是推辞,"后来真的没有办法了,我们邻居就会订个菜给我们送过来”。

婆婆遇到的困难都是姜晓蕊从邻居那里听说的,但每次打电话,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的老人对这些总是绝口不提,只是在电话那端告诉儿媳"家里挺好的,邻居也总是热心帮忙,孩子们也都挺好的”,但她明白婆婆的压力和不易,也曾听邻居提起过"照顾一大家子人,你婆婆很紧张”。

丈夫能够回家让姜晓蕊感觉轻松不少,"晚上和他打电话的时候就觉得很巧,他一回家浴霸就掉了,差点砸到人,现在他正在和装修公司在沟通这个事情”,生活的重担好像重新找到了一个支点。

"即使没有抗疫任务,我们平时也很忙,医生这个职业好像真的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多年,医院基本都有姜晓蕊的同学在那里工作,但班级聚会却少得可怜,"上次聚会还是在年,医院工作的班长做手术期间突然脑出血,倒地不起,有些同学过来看望才聚了一次”,纵使忙碌对于她来讲已经习以为常,但她依旧盼望着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老大贪玩,上网课的时候是不是在想方设法玩游戏?在电话里问他可能也不会承认,我们还是最担心他的学习”,她也想早日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之中。

来源:正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shibaojianjie.com/dsbjj/1613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